
十三万出头,七座混动,还带四驱和电滑门,丰田Noah/Voxy这次是真把“平民埃尔法”做进现实,车展那天我还特地盯了半天,身边那哥们原本只想看看国产SUV,结果一脚踏进丰田展台,直接被那台方方正正的“小方块”拽住了脚步。
后来他还跟我说,这价格、这配置,简直是把本田奥德赛和传祺M6的底裤都扒了,评论区里有网友直接开怼:13万买合资混动MPV,国产品牌活该慌了,但真有这么香吗,真有那么容易让人闭眼冲吗,这事我觉得还得掰开了说。
外观第一眼,Noah/Voxy就是那种你在小区门口一眼认出来的车,分体式大灯,倒梯形大中网,侧面顶平直拉到底,设计师这次没玩花活,反而把空间感和气场做得满满当当,说句真话,车头看着挺有范儿,侧面再加16寸双色轮圈,比例刚好,不大不小。
像那种不爱打扮却总有人夸有气质的邻居家姐姐,车尾贯穿尾灯+银色饰板,晚上亮起来不输任何一台二十多万的合资MPV,前脸有点埃尔法的影子,路上回头率高,但你真要说它有多“豪华”,其实还是家用属性拉满,面子有了,里子还得看后面。
内饰一坐进去,全是典型丰田风格,没啥花里胡哨,8寸中控屏+实体空调旋钮,手感顺滑,夜里盲操作也不怕误触,搪塑仪表台摸起来挺结实,门板皮质稍硬,长时间靠着会有点酸,这种细节就是丰田“懂用车人”的地方,不怕小孩敲敲打打,不怕钥匙划到心疼。
但你要说高级感,坐惯了赛那、奥德赛的会觉得还是差点意思,有人说这套内饰太素,像极了“打工人专属”,但你试试家里有娃的家庭,天天奶茶撒一地,饮料黏糊糊,才明白耐造比啥都重要,网友留言说:这车的内饰,三年后还跟新的一样,关键是皮实。
空间是Noah/Voxy最扎实的底牌,4695mm的车长,2850mm的轴距,官方说是紧凑型MPV,实际第二排前后滑动50公分,后仰角度一调,185cm的大个头坐进去膝盖还有一拳距离,第三排虽然进出得侧身,中间过道180mm确实憋屈,但成年人坐进去膝盖不顶前排。
城市短途没压力,长途靠个腰靠也能扛,最绝的是第三排能侧挂收纳,两台婴儿车+一堆露营装备全进后备箱,家里双娃的,平时丢童车杂物,周末拉上老人孩子一起出门,什么空间焦虑、装载烦恼,在这台车上就是一句玩笑话,有网友开玩笑说,小方块一开,车里能开家庭聚会,空间魔术谁玩得过丰田。
动力系统是这台车的最大争议点,1.8L自吸+电机,90kW的综合功率,E-CVT变速箱,纸面数字不亮眼,很多人一看:七座大车,1.8拉得动吗,真不虚,实际试驾,起步电机先推一把,城市跟车毫不拖沓,高速超车油门响应慢半拍,没推背感,但稳,满载五人两箱行李,上坡时速七八十,家人说安全感比推背更重要,这就是现实生活的取舍,官方油耗4.8L,试驾27公里开空调实际5.1,算下来一箱油跑一千公里,纯电车还在排队充电,这车已经跑完城里一周代步。
四驱系统也是一大卖点,E-Four电控四驱,雨雪天起步不打滑,结冰路面也不虚,后桥加一台小电机,没传动轴不占空间,前轮打滑瞬间分配一半扭矩,这种四驱不是硬派越野派头,但对南方回南天、北方下雪家庭,稳定性比什么都值钱。
底盘前麦弗逊+后扭力梁,调校明显偏软,市区减速带、井盖都能柔和过滤,急打方向时侧倾明显,喜欢开快弯的年轻人会觉得晃,但老人孩子说坐得稳,比死硬底盘友好多了,网友吐槽:买这车还追求运动,属实是拿电饭锅炒菜。
配置方面,LED大灯自动开启,TSS 3.0智行安全系统,六气囊、并线辅助、车道保持、主动刹车全系标配,CarPlay没上,手机只能蓝牙听歌,这点确实有点掉队,重度导航党得用车机或手机支架将就,双侧电滑门特别实用,推婴儿车、接送老人小孩都能一键无障碍,实体空调旋钮和物理按键保留,开车时随手一拧,比戳屏幕靠谱,评论区里有老车主说,丰田这套配置,不哗众取宠,但每一项都踩在生活痛点上,省心才是硬道理。
说到智能化和“科技感”,Noah/Voxy反而像是“逆潮流”,没有大屏、没有智能语音,车机功能基础,但导航、蓝牙、互联都在,丰田的逻辑很克制,家用车不是KTV,方便、耐用、少出毛病才是王道,这种思路直接挑战了新势力的“智能大屏崇拜”,有人说这叫消费降级,我反倒觉得是价值回归,毕竟你见过几个家庭真靠大屏提升幸福感,倒是看过不少人吐槽“屏幕死机,开车抓瞎”。
价格和保值率是丰田的杀手锏,日本卖13.3万,国内预计15万内,放在奥德赛、赛那、GL8面前直接腰斩,保险、保养都省心,电池组十年二十万公里,出租车师傅已经跑到四十万只掉两成容量,网约车一天三百公里,油费比同级少一百多,一年省下的钱能顶半年的学区房房贷,丰田标带来的“面子溢价”,在老一辈心里等于安全感,邻居看你开“小埃尔法”,还以为你二三十万砸下去,其实真金白银才最动人。
当然,这车也有短板,8寸中控屏小,看视频体验一般,门板皮质偏硬,长途靠着会酸,没有全景天窗,孩子只能看车顶,智能化能打的地方不多,但你把预算、油耗、空间摆在一起,这些缺点真的都变成次要了,车无完车,关键是你要什么。
今天的市场早已不是“合资等于高价”,Noah/Voxy的出现,直接把MPV门槛拉低到紧凑SUV水平,能不能国产、价格会不会再跳水、国产品牌会不会被刺激出更强的混动方案,这些悬念估计还得留给市场和时间,有人说丰田这次抢了国产的性价比,有人说这是理性的胜利,还有人只在意那句,十三万省油大空间,能不能闭眼冲。
你怎么看,省心、省钱、面子、安全,哪个才是你买车时最不能妥协的那个点,如果明天国产版上了“逸势”或“赛那PLUS”标,你会不会冲动下单,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,毕竟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“小埃尔法”,只是答案不一样而已。
编辑:李慧
一审:李慧
二审:汤世明
三审:王超
长胜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